作者投稿

096 脑后生风

小说: 乱世枭雄 作者: 乱世枭雄 字数:2166

  西川问题被王瑰建解决了,可东川马上出了问题。东川节度使顾彦郎病死,由他的弟弟顾彦晖接任。顾彦晖为了表示对对朝廷的恭敬,把情况向昭宗说明了一下。难得有节度使还能如此恭敬,昭宗一高兴,就派宋道弼为特使,到东川去加以抚慰,勉励顾彦晖象他兄长一样,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。

  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早就有夺东川之意,见朝廷丝毫不考虑他的想法,便把路过他的地盘的特使扣下来,然后发兵攻打东川。杨守亮是杨复恭众多养子当中的佼佼者,当然,他能当上节度使,主要是靠他的养父提携。

  本来一个节度使打另外一个节度使是很正常的事,恰巧有件不好的事情和杨守亮有关,他的举动就有先麻烦,要受到追究。事情是这样的,昭宗的母舅王瑰想谋个节度使的差使,私下里向昭宗提了好几次,可杨复恭就是不同意。见昭宗总是提,杨复恭语重心长地说:“

  “吕产差点把大汉弄跨了,武三思差点把大唐灭亡了,都是后族干政带来的恶果。王瑰想谋一个闲职还可以,当节度使万万不可。”

  杨复恭俨然在代替昭宗说话,昭宗怎么受得了。王瑰仗着是皇帝的舅舅,把杨复恭臭骂了一顿。杨复恭假装接受意见,主动向昭宗提出,要王瑰担任黔南节度使。人就是犯贱,好心好意说他不同意,臭骂一顿就同意了。王瑰一边嘀咕,一边高高兴兴地坐着大轿赴任去了。

  到柑柏泽的时候,王瑰被一伙人捉住,投到水中,到水国中当节度使去了。柑柏泽是杨复恭的养子杨守亮的地盘,昭宗虽然知道王瑰的死肯定是杨复恭指使杨守亮干的,可没有任何证据,昭宗奈他不何。就是有证据,昭宗也奈他不何。

  杨复恭为十军军容使,总管各路禁军。张浚的失败,使杨复恭的势力更加得到加强。他一方面在地方上安排自己的养子担任节度使或者刺使,培植地方势力;一方面豢养六百多人为养子,充作各军的监军。

  内外勾连威势无比的杨复恭,昭宗敢动他?这个时候,有个叫李顺节的天威都将站了出来,想为昭宗撑腰。其实,李顺节也是杨复恭的假儿子,取名字叫杨守立。昭宗见杨复恭的势力太大,便打他的假儿子的主意,从他的数百养子中选中杨守立,招到自己身边,赐命李顺节,并提拔他为天威都将。

  把自己的养子安插在皇帝声边,杨复恭肯定乐意。但是,改名为李顺节的杨守立有了另外的想法。你十军容使的官虽大,可也是皇帝封的,那皇帝的官更大,服侍皇帝肯定比服侍十军军容使的前途要好。有了这样的想法,李顺节自然更靠近昭宗些。

  已经投靠昭宗的李顺节把杨复恭指使杨守亮谋杀王瑰的事抖了出来,说应该借此机会,把杨复恭狠狠打击一下。此时的李顺节已经掌握了一定禁军,有什么事情也能对付了。

  见有李顺节的支持,昭宗断然采取行动,在大顺二年(891)九月,把杨复恭贬为凤翔的监军。杨复恭知道了其中的关系,不敢采取过激的行动,只得借口自己病了,不能去凤翔任职,想辞职回老家。他以为自己是大唐不可缺少的人物,没了他,地球就不转了。

  “回老家,好啊!”昭宗马上表示同意,并赐给杨复恭上将军的荣誉称号。昭宗,你也太过分了!你那个皇帝位子,好歹也是我杨复恭给你争的。现在你羽翼丰满了,就想过河拆桥,没门。

  杨复恭越想越气,把前来宣读圣旨的使者杀死在返回的路上。然后,他跑到另外一个假儿子商山玉山营军使杨守信哪里,怂恿他一起谋反。杨守信听了,想都没想,就表示坚决拥护阿父的决定。

  十月初八,昭宗亲临安喜门,命令天威都将李顺节、神策军军使李守节率禁军进攻在玉山营附近的杨复恭的府邸,想一举剿灭邪恶势力。早有准备的杨复恭急忙指挥家丁抵抗,闻讯后的杨守信也马上率部增援。

  双方展开激战,打得不可开交。正在相持中,宰相刘崇望听说了此事,也带领一队禁军前来增援。杨复恭他们抵挡不住,只得和杨守信一起,带着杨氏家族,逃往兴元,投奔儿子杨守亮。为害朝政的宦官头子终于被赶出了长安,为害大唐朝政今百年的宦官问题居然被昭宗解决了,昭宗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。

  矛盾转移到了杨守亮那里,兴元成了杨氏父子造反的根据地。杨复恭与养子杨守亮、杨守忠、杨守贞以及绵州刺史杨守厚一起,以讨伐李顺节为名,一同发动军队抗拒朝廷。天真的昭宗以为杨复恭一走,宫中就太平了,朝廷就太平了。殊不知,去了一个田令孜,来了一个杨复恭,去了一个杨复恭,又来了个李顺节。

  不知李顺节是不是残疾人?但不管怎样,杨复恭一走,他马上代替了他的位置,在宫中充老大。他出入皇宫,常常带着数百卫兵。“树大招风风撼树,人为名高名丧人。”李顺节也太没经验了,这样招摇,怎么能够站得住脚?本是宦官世家的两军中尉刘景宣、西门君遂也经常被他欺侮,于是他俩建议昭宗除掉这个飞扬跋扈的暴发户。

  十二月十二日,得到昭宗的默许之后,刘景宣、西门君遂二人用昭宗的诏令召请李顺节,说有重要事情请他裁决。像往日一样,李顺节在数百侍卫的护卫下,进入皇宫,来到银台门。银台门很大,不好下手,要是被李顺节逃了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刘景宣出来,恭恭敬敬地对李顺节说:“李军使,因事情太重要了,这个地方人多耳杂,不好交流。皇上说请你到仪仗房舍去,那个地方安静,好说事儿。”李顺节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小太监一眼,说:“去就去吧,你们在外面给我看着点儿。”李顺节一进去,就再也没有出来,因为他的脑袋被别人用大刀从后面砍去了。

  李顺节走了,下一个又会是谁呢?唉,当皇帝太难了,要防一个比一个厉害的宦官,要对付一个比一个厉害的藩镇节度使。大顺三年(892)正月,昭宗下诏改年号为景福,看能不能带给自己一些福气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