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投稿

第103章、割裂

小说: 我在古代靠权臣赚票子 作者: 梨摇 字数:2023

  一句话说的晏桉还以为对方看出来什么了呢。

  生怕自己掉马甲,现在的晏桉谨慎多了,文沅那次毕竟也是意外,身份多不怕,怕别人当自己是怪物啊。

  倒是老者没多在意,而是递给了晏桉一样东西。

  没想到这东西还在啊,晏桉心中有一抹悲痛划过。

  老者和秦溯川都发现了,这样的反应,只能是晏桉认识这东西是干嘛的。

  那是一个卷轴,陈最走过来和另一个小兵缓缓打开了卷轴,上面清晰记了许多名字。

  从最最丑的字,慢慢写的越来越有模有样。

  上面还有一些斑驳的血迹。

  看过去偏后的地方有个明显的断行,哪里只写了一个名字,却和之前的字迹不在相同。

  那个名字是李易安。

  李易安死于战乱,皇家记载中,李易安尸骨无存,后来更是连个谥号都没有,只是因为她是个女子。

  开国功勋,怎能有个女子存在?

  可人人都知道,是有这个女子的,亲临战场,开疆扩土,战死沙场。

  晏桉慢慢走过去,在李易安的名字上摸过,再看向之后的名字,有人也将这些慢慢留存了下去。

  纪念英灵的东西怎么会是随便给人看的?

  秦溯川十分识趣的问道:“您有什么要求,可以提。”

  老者对秦溯川的态度十分满意,说道:“按理说,见到鹰符惊鸿必须归顺,可事关几十万人的性命,马虎不得。”

  老者的话停了,观察着秦溯川的神态,却见秦溯川只是静静听着。

  对秦溯川像是有了些满意,才接着说道:“惊鸿会先点出三万人马跟着你们下山,所有的事情,我们都会求证,若情况为真,你非明主,惊鸿会另择明主。”

  这基本就是对秦溯川的一个考察期了,这应当也是惊鸿内部商量之后的结果。

  但是秦溯川觉得,这只是基础的,他可以理解先生大义,但一点私心都没有是不可能的。

  “您若有别的条件,可以一并说来。”秦溯川长揖到地,算是敬这份为国大义。

  看样子对方应该原本是不想说的,但似乎十分喜欢秦溯川这种识时务,接着说道:“我要你将李易安的一切正名史书,要你将这些英魂铭记。”

  至今为止,李易安的一切都只是杂谈撰记有记录,惊鸿的一切都在近两百年的时光中消磨。

  无人记得这些人曾经为国英勇,而如今,他们只是想要一个正名。

  手下是李易安三个字,骨子里又曾做过李易安,这一切,都让晏桉意外,她以为不会有人铭记,但这个维持了多年等待再次被启用的军队时刻铭记着这个名字。

  忽的,晏桉不顾所有人惊诧的目光,对着老者恭敬一礼,她有亏于这些人。

  初步合作算是达成了,接下来就等着惊鸿点人跟着秦溯川下山了。

  被选的人里,就有陈最,一贯装的不错,现在能下山,看上去也十分高兴。

  晏桉最满意的,是惊鸿中并没有真正区别对待女子,在这三万人中,甚至能看到许多姑娘家。

  文沅和这些人比斗的十分酣畅,可见也是这一年多憋坏了。

  倒是回去之后没人了,文沅才问道:“你之后一次也没来看过他们?”

  之前文沅觉得来不来都是晏桉的事,现在倒是觉得,这么多人还惦记着晏桉,或许到了这里才会更自在。

  晏桉摇摇头,回道:“没那么简单的。”

  首先她就说不清楚自己是谁,况且,按照她这个身份,其实哪里都不是她的容身之处。

  以前也不是没想过回去,可她能给这些人什么呢?

  她甚至连一份安稳都给不了跟着她的人,那不如就这样,成为谁,就安稳活成谁。

  “我有没有说过你很割裂。”文沅是想了很久才想了这么一个词。

  明明晏桉看着就十分渴望正常人的这些关系,却又每次都否定,到目前为止,大家都能看的出来秦溯川和晏桉之间有些微妙关系。

  但是两个人就是死活都说不清楚,因着耳力惊人,文沅可谓是一线观察,都遇到几次两人就差捅破窗户纸了,结果就不了了之了。

  下山的日子定在三日后,秦溯川看过被点出来的三万人,应该是都选的细心务实的,让跟着走也都是毫无怨言的。

  秦溯川临走前,还郑重将鹰符交给了陈尧礼的父亲,并且承诺还会带回来另一枚鹰符,之后绝对不会让惊鸿因为鹰符这东西为难。

  鹰符被交还,应该是惊鸿内部最开心的事情,这些人倒是十分珍重的保存了东西。

  下山的路有三万人带着,倒是十分顺利,可见是没少走的,就是秦溯川一路上心不在焉的。

  走之前,秦溯川专门去看了那日会客小厅前的惊鸿二字。

  不难看出来字和卷轴前面写人名的字迹出自同一人,秦溯川还专门问了,这些都是出自李易安的手。

  可这些字,又隐隐透露出来了另一个人的身影。

  他最为熟悉的人,他的阿姐,曲锦安。

  曲锦安的字从秦溯川见的时候就已经是那个样子了,可一个人的字真的会多年不变吗?

  甚至后来接触曲家的时候,秦溯川去过曲锦安年少的书房,从未觉得字迹不同又什么不妥。

  如今想来,那些字是对不上的,在惊鸿见到的这些字才更像是曲锦安年少的字。

  一个人从最初习字的习惯不会变,这些字中,能看到同一种习惯。

  而晏桉,去年初见才十三岁,十三岁的人,有几个能写出那样多年沉淀多年的字迹?

  这些对得上的,秦溯川姑且称为巧合,可这世上哪里又真的会有这么多巧合?

  一模一样的巧合,是怎么同时出现在三个人身上的?

  晏桉,曲锦安,李易安,想到这里,秦溯川也察觉到了这些名字中的安,不对还有一个文安嘉。

  想到了文安嘉,就想到了当时也没顾得上看什么,整个人都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悲伤里。

  这次形成的最后一站就是洪州,那时候,他应该可以再找找看文安嘉的字迹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