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投稿

第五十六章 禅让皇位

小说: 萧萧乱世之仙龙觉醒 作者: 苏溪亭 字数:2360

  琉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,盯着眼前大们紧闭的殿宇,淡淡道,“入乡便要随俗,一同去吧。”

  待他们到百层石阶之下站定,两名宦官将殿门打开,随着大门发出‘吱呀’一阵长长的声响,殿前所有侍卫应声单膝跪地,整齐有素的发声,“恭迎太子,太子妃回宫!”

  悻悻一笑,琉璃只觉他方才的问题问的毫无意义,此等阵势,怕是不去也不行了。

  身后的所有卫兵都随之跪下,整个宣政殿外只有她与离允二人还坐于马背上,二人翻身下马,琉璃有些不自然的正了正身子,当年她被称作神明,万人膜拜之时也未曾有此刻的诸多不自然,许是这一声洪亮的太子妃叫的她不太习惯,她深吸一口气,看了一眼离允,与他双双走上了石阶。

  他们每经过一个侍卫身边,侍卫都双手抱拳,予以祝贺,越往上走,殿中的程设越看的清楚,直到走上最后一层石阶,才看清殿内的全貌,离崇,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坐在高高的主位之上,双手安放于两侧金龙扶手之上,见到他们,浮出盈盈笑意。

  两侧的文武百官,本是站作两排低头听训,听到身后的动静,默契的向两侧分开,让出中间一条宽阔的大道。

  二人缓步走到主位之下,大殿中间,离允拉着他向主位之上的离崇行叩拜之礼,继而双手交叠,起身来向离崇高声问候,“父皇,儿臣携琉璃回来请安。”

  “你这小子,此去多日,总算是不负期望将太子妃给朕带回来了,甚好,甚好。”离崇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,瞧着殿中的琉璃满眼欣喜,想着如此人物,日后将是他的儿媳,心情是无比激动。

  殿中官员皆随离崇笑了起来,庄严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,丞相更是眼角褶皱,将纹路都笑了出来,在百官最前头,向离允调侃道,“我说太子殿下为何迟迟不纳正妃,原是意中人在西城。”

  身后的官员连连附和,向来严肃的宣政殿内难得有如此轻快的气氛,他们一边好奇太子不远千里,携诸多珍宝亲自去迎来的太子妃到底是何许人也,一边惊叹这位太子妃的美貌无双,如此兴师动众的迎娶,想来这位该是未来皇后无疑,想到此处,不敢多看,瞧着她的目光更是恭敬起来。

  “师傅说笑了。”离允并未对丞相的打趣之言有所气恼,眉目之间笑意更甚,得娶此妻,似乎是他最骄傲的事情。

  “此去西城,一路可还安好?”离崇端坐主位,如谈论家长里短一般与他寒暄起来。

  离允顿了一下,思索了一番后才与之回应,“回父皇,一切安好。”

  “如此便好。”似是看出了他的异样,离崇没有戳破,他知道他的允儿争强好胜,向来报喜不报忧,即便追问也不会得到答案。

  四下无言,殿中一众官员开始谈论起这对新人,金童玉女,天作之合,瞧着二人极其相配的样子,实乃一大乐事。

  离崇抬手禁言,抬高了声音严肃道,“既今日众爱卿都在,朕要宣布一件大事。”

  殿中立刻安静了下来,正商讨闲谈的众人闻声闭口不言,等待离崇发话。

  “朕坐于皇位之上数十载,已经年迈,许多事情有心却也无力,朕思虑多日,反复斟酌之后,决定擅位于太子。”

  话一出,震惊四座,群臣中又是一阵骚动,几个资深的老臣露出为难之色,“陛下,这……”

  自北燕开国以来,可从未有过如此先例,代代先皇从未在身强力壮之时主动擅位于旁人,若不是病入膏肓,或是已经驾崩西去,怎会将这大好河山拱手让人,即使擅位之人,是他们的亲生儿子。

  “太子自小习文练武,有丞相与叶将军教他理政御敌之道,他处事波澜不惊,颇有为君者的气魄,多年历练敲磨,深得民心,朕相信,他在这个皇位上,做的会比朕好。”离崇这一言似乎很是安定军心,群臣中窸窸窣窣的交谈声小了许多,各位大臣面色凝重,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。

  “父皇不可。”此话一出,最为震惊的该是离允,他从未想过,回到宫中第一个收到的竟是这样的消息,慌忙起身来制止,“父皇身体尚还康健,怎能就这样退位。”

  离崇没有理会他,双手从主位扶手上放下,置于自己的膝盖上,满脸的认真严肃,看向离允身后的群臣,眉宇间尽是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场,“众位卿家,意下如何?”

  与此同时,在群臣中间的沈从文再也耐不住性子,出列谏言,“太子虽深得民心,也精通治国之道,但毕竟年少心浮,臣怕……太子上位之后多有冲动之举,况且正如太子所说,陛下正当壮年,如此退位,我北燕是史无前例啊。”

  话落,几个与他同道之臣也出列随声附和,“沈大人所言极是,还请陛下三思。”

  冷笑一声,离崇对这几人的谏言之声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,但鉴于在主位之上,还是压下微怒之意,与之耐心讲解,声音中满是冷冽,“朕说自己年迈,又不是死了,太子继位后有朕在他身后把关教导,你们有何顾忌!”

  偌大的宣政殿内此刻没有半点动静,众人好似屏住了气,连呼吸声都难以听见,皆在为此重大决定思索考量,许久,丞相独自从队伍中走出来,与离崇附身行了一礼,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认真严谨,“若这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,臣,赞同!”

  “臣,复议!”与丞相正对着的右侧一排,叶将军也出列,浑厚的嗓音听起来就是孔武有力之人。

  丞相从文,叶将军从武,见两位朝中最有话语权的首官都赞同这一重大决定,他们身后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官员一同出列复议,有的是丞相与叶将军多年的亲信,有的仅为太子德行而臣服,一时间,复议的人数便占了八成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